学校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7篇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学校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7篇

2023-05-01 17:06:01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篇一:学校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2021学校意识形态分析研判报告

  2021学校意识形态分析研判报告

  我支部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树牢和践行“四个意识”、传播社会正能量为重点,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教师队伍建设为保证,积极开展了符合本支部实际意识形态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现将本年度意识形态工作研判情况汇报如下:

  一、总体形势。我支部能够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精神,让师生在学习中深刻领会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中所蕴含的新思想、新观点,准确把握总书记对的新期望、新要求,进一步加强了我校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思想政治综合素养。

  我支部能够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县委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做到深入领会、严格执行、积极落实、保障有力。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到位,党支部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坚强有力。

  在我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有序开展,有力加强少年儿童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师师德方面,严格遵照上级主管部门关于师德师风考核要求,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开展丰富多彩教育活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取

  2021学校意识形态分析研判报告

  得明显效果。

  二、意识形态领域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剖析。(一)共性问题。教育改革问题。当前学校的教育改革,能够严格依照国家的教育改革方针要求,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搞好素质教育,但是在当前大环境例如高考等大型国家考试,高校招生工作等仍是以分数高低作为主要考核依据,所以传统的教育理念在教师队伍中仍然存在,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剖析原因主要还是教育改革发展是一个长期的问题,需要国家加强素质教育,完善评价体系,积极妥善做好教育引导工作,从根本上扭转教育形势,创设多元化发展空间,多策并举,方能解决。

  (二)个性问题。社会思想意识情况。当前学校意识形态环境较为稳定,意识形态宣传到位,良性的舆论导向作用基本形成。但个别党员思想活跃,对党的思想、理论、方针、政策学习缺乏热情。自由主义出现滋生蔓延现象。

  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变化情况。随着手机的普及,学校的媒体格局已经从传统的校报转变为网络媒体,其中以微信为主要平台。舆论生态趋向于自由化,自媒体层出不穷。

  社会热点问题。在校党支部的领导下,通过政策宣传、政务及时公开、权威发布、及时解读等工作,牢牢把握住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的舆论导向。但极个别教师仍存在利用发生在本地或身边的社会热点事

  2021学校意识形态分析研判报告

  件、新闻,编造歪曲事实,妄议上级决策部署的情况。

  出现上述问题原因,一是支部指导下的媒体数量较少,覆盖面不够;二是随着互联网发展,自媒体数量不断增加,由于缺少专业技术和专业团队,网络监管难度加大;三是在西方自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不良思想侵蚀下,部分教师出现了信仰迷茫、责任缺失、道德滑坡的情况。为此,意识形态工作领导组在这些方面将进一步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三、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一)强化责任意识,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党支部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和学校工作的重要容,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责任制,与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紧密结合。召开了支委会会议,认真组织学习县委意识形态工作会议精神,并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学校意识形态工作推进和落实计划,强化责任意识,严格追究问责,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重要工作常抓不懈。

  (二)明确工作职责,健全领导体系。学校成立了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校党支部书记担任组长,是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意识形态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主抓推进、落实、督查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全校意识形态工作。党支部及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根据自身工作分工,按“一岗双责”的要求,负责

  2021学校意识形态分析研判报告

  分管功能室的意识形态工作。

  (三)结合“三会一课”制度,强化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学校把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教育渗透进党支部“三会一课”和主题教育常态化计划之中,通过组织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要求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和党员教师都认真撰写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在平时工作中践行“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自觉,强化责任担当。党支部利用党课,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课后进行了分组讨论,每一位党员教师都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撰写了心得体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平时工作指导思想,不但要完成自身工作任务,更要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带头作用。

  (四)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多渠道、多层次的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要求全体教师在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的同时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教育相关政策、法规的学习,用先进的文化方向和高尚的意识形态引导和WZ教师队伍。通过学习,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涵,使教职工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一句口号、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上好每一节课,服务好每一位学生的实际行动。不断提升了广大教职工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树立了良好的行业形象,为学校可

  2021学校意识形态分析研判报告

  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汇聚正能量,突出正面宣传。学校通过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微信公众号、QQ工作群、悬挂等各种途径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班会课、每周的升国旗仪式等教育形式,把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弘扬传统美德有机结合起来、与形势教育结合起来、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了公民基本道德规及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等宣传教育活动,提升了广大师生的文明素养。通过各种宣传和学习手段,让主流意识形态在校园占据主导地位,不断提升其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

  (六)加强校园网络舆论引导和管控,发挥网络积极作用。针对当前网络文化信息量大、吸引力强、运用方便的特点,学校始终把校园网服务与教学和网络舆论安全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信息安全领导小组,负责校园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使校园网络不仅成为服务于教学的主阵地,更是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主阵地。

  四、下一步需要关注的问题及对策,(一)结合当前形势,我校在今后一阶段意识形态领域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点研判如下:

  X、思想观念、思想意识存在偏差。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意识不足,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一项软任务,存在“重业务轻思想工作”

  2021学校意识形态分析研判报告

  的倾向,片面认为只要把各项业务工作完成好就是尽职尽责了。

  X、阵地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由于存在着学校发展面对的种种困难,导致现有的宣传文化阵地等方面设施落后,不能充分发挥宣传、引导和教育的作用。。

  X、工作机制不够健全。对意识形态工作缺乏深入研究和统一部署,缺乏组织性和指导性,存在工作安排部署多,检查落实少,投入不足,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二)今后的工作计划或对策。X、继续抓理论学习。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党支部学习带动效应,创新学习形式,完善学习手段,抓好“三会一课”工作。

  X、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考核考评。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和学校建设的重要容,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纳入绩效目标管理体系,完善考核工作机制,明确考核的容、方法和程序,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考核规化常态化。

  X、继续加强思想教育和舆论引导。号召全体师生进一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中心的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观、文化观教育,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感恩教育、法治宣传教育,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2021学校意识形态分析研判报告

  X、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严格党员干部纪律约束,加强对党员教师的党纪党规教育,加强对党员教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的执行监督,决不允许公开发表违背党中央和上级党委精神言论,决不允许参与各种非法组织和非法活动,同时加强宣传思想文化队伍建设,切实配齐配强工作力量,增强抓意识形态工作的力量。

篇二:学校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中学校校意识形态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篇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意识形态打算文化前进方向和进展道路。抓好基层意识形态工作,对稳固我党的执政根基至关重要。2022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青少年是祖国的将来、民族的期望,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细心引导和栽培。了解中学校校意识形态训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极为迫切。

  一、中学校校意识形态训练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学校师生普遍认为,学校是业务单位,主要工作是抓教学质量,尤其是学校、高中,只要升学率上去了,其它都好说。无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无视非思政课教师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训练,极少数教师言论自由任凭,错误思想观点仍有传播的空间。

  2、训练方式单一。对同学的意识形态训练方式以说教和灌输为主,初、高中同学意识形态训练主要由思想政治课担当。思想政治课作为中、高考的科目之一,受升学压力影响,实际定位在学问训练上,意识形态训练功能被弱化。

  3、训练合力缺乏。意识形态训练是一项简单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相互协作与亲热协作。一方面当前社会不良现象和消极因素对学校意识形态训练带来了极大负面影响,局部家长只留意同学成果,不留意同学的日常思想训练,从而软化了学校意识形态训练工作的针对性。另一方面,学校意识形态训练主体是党总支、党支部、团委和政教处等部门的人员,没有做到全员参与、匹夫有责。

  二、中学校校意识形态训练的对策

  1、加强师德师能建立,管好守住课堂教学。一是通过意识形态专题培训,提升全体教师主流意识形态建立的责任感、敏锐性,增加看齐意识和自律意识。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教师言行是训练成功的关键因素。通过培训,使教师自觉摒弃社会陋俗,以身作那么,领先垂范,将高尚道德和优秀人格等正能量传播给青少年同学和社会,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同学仰慕,以典范的言行举止为同学树立典范,弘扬时代主旋律。二是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杜绝教师在课堂中消灭错误观点和言论。坚持正面训练,弘扬主旋律,占

  据主阵地,打好主动仗,传播正能量,尤其是要用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的“中国梦”激发青少年发奋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同时,探究建立教师违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训练惩戒机制,对于极少数利用“三尺讲台”传播错误思想并造成影响的,视其情节轻重赐予批判训练、通报批判、暂停职务、调离教师岗位或取消教师资格等惩罚。

  2、拓宽意识形态训练渠道。开拓“自主、实践、体验”的德育活动新途径,加强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训练,使同学外在无痕迹、心灵有烙印,到达“润物细无声”、“水到渠成”的目的。一是认真落实上级中学校文明校内创立活动、中职学校校内文化建立、幼儿园环境创设等要求,乐观开展学校文化建立。二是广泛开展班团队活动、读书活动、志愿者效劳活动等,通过组织同学调查、参观、讲座、报告、劳动等形式,让同学在体验中学会推断,在实践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广泛组织同学参与清明祭扫英烈、红色之旅等活动,通过英烈、先驱、典范的革命英雄事迹,从小培育同学为党尽忠、为国捐躯、为民奉献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3、构建全方位意识形态训练格局。建立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全面参与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落实政府主导责任、强化学校主体责任、加强社会责任和家庭训练。一是建立学校与村(社区)联动机制,每学期会商研判同学及家长动态、行为变化。二是建立县训练体育局与宣扬、公安、民宗、司法、团委、妇联、关工委等部门联动机制,每学期召开1至2次碰头会,沟通状况。三是建立假期家校联系制度,做到学校放假育人不停,并乐观与村(社区)

  对接,开展好同学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加强同学假期训练治理。四是强化村(社区)青少年社会训练责任。充分使用好村文化室、社区活动中心、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等,标准组织开展校外训练活动。

  中学校校意识形态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班级集体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班级是学校开展训练工作的根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集体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电大班集体就像一只乘风破浪的船,掌舵的就是班主任。班主任是电高校生的领航者,一个班集体假设没有组织,就会一盘散沙。

  (二)学校工作的执行者和落实者

  电大班主任不仅是教师中的骨干,还是校长的助手。学校各项工作要得到具体落实,必需得到班主任的具体实施才能得以实现。学校工作只有通过班主任的训练教学活动和大量的组织、指导、协调工作,才能有效的在电高校生中贯彻实施,并具体落实到每一位电高校生身上。

  (三)各方训练的联系者和协调者

  实践告知我们,大到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小到一个班集体,形成训练合力是格外重要的。训练合力是指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训练力气有机地联系与相互促进的影响同学成长的训练力气。我们态,这是班主任扮演多重角色的内在要求。班主任唯有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由单纯“放电”的学问输出者转变为不断“充电”的学习者,才可能保证开放训练的高质量,适应当今社会的进展要求。班主任必需更新观念,实现三个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同学为中心转变,从一次性训练向终身训练转变,从封闭训练向开放训练转变。要从传统教学模式中“突围”出来,由“教书匠”转变为科研型、电高校生在训练合力的形成过程中要发挥整体功能,创新型教师,由“独奏者”转变为“伴奏者”,由“演发挥整体效益,这就需要班主任的联系和协调。

  (四)同学学习的人师者和导师者

  德高为师,学高为师,身正为师。育人先育己,敢为人师者,不行一日废学。面对科学技术的迅猛进展、学问和信息更新的日益加快,班主任应不断更新学问,准时把握和跟踪现代训练思想进展的动

  员”转变为“导演”,完成向“导学”教师的转变,做同学学习的人师者和导师者。

  (五)班级工作的治理者和效劳者

  电大班主任是同学活动的治理者,应当成为具有肯定权威的治理者。所谓“权威”,是指治理者在组织中的威信、威望,是一种非强制性的“影响力”。权威不是法定的,不能靠别人授权。权威虽然与职位有关系,但主要取决于治理者个人的品质、思想、学问、力量和水平;取决于同组织人员思想的共鸣,感情的沟通;取决于相互之间的理解、信任与支持。这种“影响力”一旦形成,同学都会吸引到治理者四周,心悦诚服地承受治理者的引导和指挥,从而产生较大的学习动力和工作热忱。电大班主任是同学活动的效劳者。应当把同学的呼声作为工作关注的育模式已经落后于进展的现实需求,特别是高校意识形态训练,随着社会的进展,国际环境的变化,各种意识形态消灭新状况、新问题,错中简单。然而高校意识形态训练模式却未能与时俱进、准时转型。意识形态训练内涵更为全面、更为广泛,而很多教师更为留意理论体系的完整性,而对实践中的热点、难点以及同学感爱好的问题关注缺乏。一方面,青年同学对意识形态理论课的认同的程度较低,相当一局部的同学上课仅仅是为了拿学分。另一方面,授课教师的教学内容过于固定,对现代新现象、新问题、新科技、新观念反映得不够,使得意识形态训练与社会实践相脱离,变成远离生活的理论说教,降低了理论课的训练实效,也在肯定程度上扭曲了青年同学的意识形态。

  2.训练理念生疏缺失。在高校意识形态训练理

  念方面,局部任课教师存在着留意学问训练,而无视价值训练的现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局部教师没能正确地生疏同学的思想动态,没能理解思想政治理论的真正的价值目标所在,仅仅将课程教学内容当作理论体系加以灌输,只留意同学对学问信息的把握,而没有对理论体系本身所蕴含的价值目标分析和解读,从而无法实现课程的意识形态训练目的。在其它非意识形态课程教学过程中,很多任课教师没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往往否认意识形态训练在高校教学和同学成长中的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没有甚至排斥意识形态的渗透训练,在个别学科科学领域中,局部教师无视我国的国情、社情,总是不加分析地运用西方的学术观点批判当下的中国实际,极大消解了主流意识形态训练的影响力,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3.训练合力缺乏。高校意识形态训练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各个部门和教师的相互协作与亲热协作。但当前的高校意识形态训练主体普遍是各自为政,各行其是,难以形成训练合力。在课程设置上,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比例不合理,重视专业学问学习和技能培育,无视甚至以有用课程代替政治训练、人文训练,无视同学的人文素养提升和精神价值所求,导致高校意识形态训练边缘化;在日常治理中,有些高校的领导者、治理者只关注业务工作,重视学校的进展规模和办学效益,而无视了同学的日常思想训练工作,这大大减弱了意识形态训练工作的实效性。

  4.训练环境简单化。高校意识形态训练的逆境不仅来自其内部,还来自其外部社会环境的挑战和压力。在互联网信息时代背景下,多元文化在相互

  冲击与碰撞,高校作为训练基地,是学问与信息的传播之地,青年同学受社会环境和社会信息的影响更为剧烈,他们猛烈的求知欲和对先进网络技术的把握,使他们更简洁把握和了解全球化过程中呈现的多元思想。然而一些国家甚至一些不法分子借助网络载体、各种文化产品等渠道公开或隐蔽地传播其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或刻意放大和攻击我国当前的党风问题和社会问题,青年同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和进展时期,对不良的社会意识形态缺乏科学理性的推断,简洁盲从,从而影响青年同学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同时,由于经济全球化、社会构造转型以及网络技术的迅猛进展,多元、多样、多变的价值观念不断地投射和渗透进高校,“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消费主义”等思潮和价值观念在高校潜滋暗长,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言论以及鼓吹西方宪政民主、普世价值的思潮在校内里不时泛起,个别教师缺乏职业自律,以学术自由为由,突破政治、法律、道德底线,滥用课堂话语权,在课堂上公然发出“抹黑中国”、“扭曲历史”、“美化西方”的言论。

  二、高校意识形态领域问题成因分析

  3.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建立的主力军,在局部高校实际处于弱势地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立和人才队伍建立有待提升,意识形态训练肯定程度上存在“双轨制”,即思政课强调意识形态训练,个别专业课那么有意无意淡化主流意识形态,甚至唱反调。

  4.对意识形态领域的社会思潮和错误言论缺乏

  1.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生疏尚不到位。有力有效的回应和还击。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高校治理者和教师对意识形态工作和高校业务工作辩证关系的生疏存在偏差,尚未形成学校各部门协同创新意识形态工作的合力。

  2.对教师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关键作用生疏不到位。高校师资队伍建立重视专业力量而无视思想政治、职业道德等素养,缺乏对教师进展法律、政治、道德底线训练。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争辩不够,对当代中国现实问题的解释力缺乏,对国际形势和热点问题生疏不清,对社会舆论特别是网络舆论的传播机制和规律把握缺乏,未能在重大问题上占有主动权和话语权,发声不够,影响有限。

  三、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对策

  高校是理论争辩创新的主阵地,也是思想活泼的大讲堂,是人文社会科学建立和新理念新思潮的策源地,比其他任何领域都更直接、更系统、更深化地接触各种社会思潮和理论体系,各种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的斗争和冲突在此表现得更加直接和锋利。高校只有掌控好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引领权、治理权、话语权,才能守住宣扬思想阵地,稳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使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拥护党和政府的领导,拥护新时期治国理政总方略,是当前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乐观主流,才能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和分散全社会团结奋进。

  1.强化生疏,转变高校意识形态训练工作理念

  面对国际和国内意识形态斗争的简单的局面,高校领导要充分生疏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作为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的极端重要性,要正确生

  疏意识形态训练的地位和作用,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警觉性,坚持理论创新,讲究方法策略,加强理论联系实际,乐观开展主流意识形态宣扬和训练,自觉抵抗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侵袭,着力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梦,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工作。明确学校各部门、各环节在意识形态训练建立中的分工和责任。要有针对性地对青年同学经常性开展意识形态训练,提高他们的思辨力量和政治辨识力,增加青年同学对各种错误思潮的抵抗力,确保青年同学在政治态度、根本立场、战略全局等方面始终保持头脑糊涂和立场坚决。同时,要加大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引导和监管力度,建立高效的舆情监视和反响机制。

  2.建立队伍,加强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

  思想政治素养高、师德师风正、专业素养过硬的高校教师队伍是高校意识形态建立的关键。建立一支政治坚决、师德高尚、专业过硬的教师队伍,是高校正确引导同学认清并处理好个人与国家、民族的关系,把青春梦与中国梦结合起来,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的重要保障,也是加强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的重要途径。建立一支既留意教学水平和科研力量的提升,更留意思想素养和政治信仰修养的高素养专业化教师队伍,准确把握同学的思想动态和时代脉搏,引导青年同学理论联系实际,启发青年同学深化思考社会各种现象,正确分析一些关键节点和敏感问题,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最大限度地扩大社会认同、形成思想共识。

  3.稳固阵地,占据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制高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争辩、高校生思想政治工作、高校校内文化建立、校内网络平台等都是高校意识形态建立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中心领导指出,互联网舆论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变量”和“不确定因素”。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进展,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已成为高校生猎取信息和表达诉求的重要载体,互联网世界的意识形态斗争也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高校的意识形态训练工作尤其要认清互联网时代的意识形态建立工作的新态势,发挥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作用,建立博客、微博客、微信、群等即时互动平台,构建高效、互动、共性化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体系,将同学关注的时政热点问题与课堂学问严密结合,对现实热点问题与网络热点问题进展乐观的评价和引导,从关系国家安危和稳固阵地的高度来提升思政工作的自觉意识和主动作为。

  4.深化争辩,增加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软实力

  在今年的全国宣扬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意识形态工作规律进展了深刻、全面的总结和概括,对于我们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价值和现实意义。当前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简单性,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要加大马克思主义理论争辩水平和力度,胸怀大局,把握大势,把握规律,紧扣重点,紧紧围绕走中国道路加强理论信念训练、紧紧围绕弘扬中国精神培育主流价值、紧紧围绕分散中国力气开展形势政策训练,尤其要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核心”工程,在深化宣扬普及、增加认同上下功夫,向宽阔青年同学讲清楚“三个提倡”的根本内容,说明白核心价值观对青年同学成长的新要求,提升

  以具有说服力的理论来吸引和制服更多的师生。要以突出的问题意识、扎实的理论素养、坚决的理论士气来驳斥错误思潮,澄清模糊生疏,为高校生的安康成长驱散思想雾霾,营造清朗精神环境。

  5.创新方法,提上升校意识形态训练实效性

  抓牢“宣扬思想工作就是要稳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稳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根底”的根本任务,关注好高校师生的生活状态和进展状态,创新工作方法,主动化解交互式群众化广泛参与的文化时代所带来的各种逆境。高校加强传统新闻媒体建立的同时,加强网络媒体的建立与治理,切实提高新闻舆论的引导力量,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宣扬,潜移默化地训练和感染宽阔师生;同时深化“中国梦”、党的群众路线训练实践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大主题训练”,提高青年同学意识形态生疏,引导青年同学多看主流、多看本质、多看光明面,提倡科学精神,传播先进文化,塑造奇特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努力在高校形成乐观安康向上的思想舆论环境。

篇三:学校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高校意识形态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随着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深入,高校意识形态问题日益凸显。一些学生在高校期间受到了错误的意识形态影响,导致他们丧失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很多时候会对社会造成负面的影响。因此,高校应该重视这个问题,采取措施对学生进行正确思想引导。

  高校存在的意识形态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校园思想多元化不够,思想状态单一

  一些高校存在思想僵化、程式化的现象,不容许不同的思想观点在校园内得到表达,不允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想倾向。这样的做法不仅违反了学术自由的精神,而且使高校成为了僵硬的思想准则传播机构。

  二、学生择友、交友等方面存在偏见与刻板印象

  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在进入高校后会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性别等产生刻板印象,从而对某些群体的人有不正当的歧视。这种偏见不仅容易使学生产生身份认同感过强或过弱、社交交际能力欠缺等问题,而且会阻碍学生走向真正的开放与包容,不利于高校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三、部分师生存在学习压力大、挣扎与失落等心理问题

  高校中的学生学业压力大,健全心理匮乏,以及就业压力等影响因素可能已成为影响学生思想的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学生缺乏积极乐观的态度、自尊心受到损害,导致精神不稳定等情况。

  为了解决高校存在的意识形态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对学生思想的引导

  高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允许不同的思想观点在校园内得到表达,打破校内思想僵化、程式化的现象。为此,可以开设辩论课、思想教育课等,充分发挥学生在读书、实践、实训中的自由创新和创造性思考,养成自己的思辨能力和自主判断能力,以及独立人格和社会责任感。

  二、建立宽容的校园文化

  高校应该在引导学生时鼓励并建立宽容的校园文化,容纳不同的意见和思想,对学生进行宽恕和鼓励,增强学生的价值自信心和包容力。同时,应该推广学校开展多种民族文化、艺术与科技文化的活动,吸引多元化的人群涌入到校园内,以创新、创造的精神推动高校文化多元化的发展。

  三、建立完整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高校应该建立完整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包括学生周转急症医疗服务、心理咨询服务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和生活问题造成的心理压力,增强学生自我调节和减压的能力,使快乐和优良心态成为学生对生活的基本要求和工作的基本能力。

  综上所述,高校存在的意识形态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学生进行正确思想引导。建立宽容的校园文化,培养学生的价值自信心和包容力,以及构建完整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这些都是应该采取的有效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真正成为一个多元化、包容性、理性、自由的知识交流和文化传播的平台。

篇四:学校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的整改措施

  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内容的质量和有效性存在问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较低;

  某些高校存在教育思想政治工作不到位、宣传教育不够充分的情况,不能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生中出现不良思想倾向、价值观偏差等问题,影响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

  部分高校缺乏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长期规划和制度体系。

  为了整改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制定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大纲和课程体系,加强对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创新,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吸引力;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发挥班主任、辅导员等工作人员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采取措施预防和纠正不良思想倾向,及时处理问题学生,严格落实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日常管理和指导工作;

  制定长期规划和制度体系,加强对高校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管理,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

  总之,高校应该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全面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课程建设、管理制度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实效性。

篇五:学校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学校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学校是人才的摇篮,是培养未来的重要场所,也是宣传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也愈发凸显。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及分析,总结出学校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学校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

  1.意识形态教育偏重政治教育,忽视知识传授。当前,学校的意识形态教育主要集中在政治理论、爱国主义等方面,忽视知识的传授。这不仅导致学生不具备科学文化素养,也限制了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

  2.意识形态宣传过度,缺乏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学校的意识形态宣传过于单一,缺乏多元化的教育方式。这不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也影响了学生的思想独立性。

  3.教师意识形态观念不健全。部分教师的意识形态观念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存在左右倾向,或者过于注重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同时忽视对学生智力和思想的引导。

  4.师生沟通存在障碍。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语言、文化差异较大,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沟通⊙,造成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导致学生的自我孤立。

  5.意识形态概念模糊。学校意识形态教育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概念存在着

  解释不够明确,或者被误解为太过主观化的问题。

  二、整改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学校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改进:

  1.加强知识传授。教师应该注重对学术知识的传授,不能单纯强调对政治理论的灌输。此外,学校可以开设一些鼓励学术思考和研究的选修课程。

  2.推行多元化教育方式。学校应该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包括游戏和竞赛等等,鼓励学生尝试新的思维方法,培养思维创新能力,同时也丰富学生的多元能力。

  3.健全教师意识形态观念。学校应该对教师进行意识形态教育政策和方法的培训,加强对教师的意识形态观念的引导,发挥教师在意识形态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4.加强师生交流互动。学校应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为师生提供公正、公开的平台,促进学生的兴趣和价值观的进一步发展。

  5.概念定义方面精细化。学校应该提供更加精细和严谨的概念和定义,以避免学生或教师因概念定义上的曲解导致意识形态教育中的误解或偏见。

  通过以上措施,学校可以避免意识形态教育中一些不合理的问题,并使意识形态教育更好地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让学生既

  有科学、文化素养,也有自由独立思考的自由与力量,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做出贡献。

篇六:学校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第33卷第8期

  总第270期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面临挑战的原因探析戚良钊,杨沁沁(新疆警察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

  要]高校肩负着传播知识和培养人才的根本任务,大学生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但也极易成为境内外敌对势力拉拢腐蚀的目标。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面临一系列挑战,究其原因,既有来自境内外“三股势力”的渗透,也有社会转型期多元价值观的冲击,还有网络监管不力的消极后果,也与高校自身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成效不明显紧密相关。[关键词]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挑战;原因[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2096-711X.2020.08.050

  随着国际化进程和全球化发展,国际格局的变化对意识形态领域安全产生深刻影响,要分析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面临挑战的深层原因,既要着眼整个社会,分析“三股势力”对意识形态的渗透和社会转型期多元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冲击;也要从高校自身查找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或者网络监管等方面的问题。一、境内外“三股势力”对意识形态的渗透伴随着苏联解体,尤其是随着近期中美贸易摩擦的发展,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看到了意识形态斗争的有效性,加紧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民族地区逐渐形成了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并存的格局,加之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长期以来都是境内外“三股势力”渗透的重点。由于各个民族在语言、文字、生活习俗等文化方面的差异,极易被民族分裂势力所利用,片面强化本民族意识,进而出现狭隘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意识,这就会成为“三股势力”突破的目标。在多元一体文化格局中,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高校中各民族的学生都有,且部分班级少数民族学生占比较大,这部分学生长期受本民族文化影响,对本民族文化具有朴素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三股势力”对我国的分裂图谋从未停止、对高校的意识形态阵地争夺也从未终止,通过所谓的“民族文化”向少数民族大学生灌输错误认识,甚至在大学生中培植“三股势力”主要领导,长期受“三股势力”的影响就极有可能削弱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陷入狭隘的“本民族文化认同”的窠臼。就新时期,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问题而言,“三股势力”的渗透对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产生了极大的威胁。二、社会转型期多元价值观对核心价值观的冲击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对要建设怎样的国家、怎样的社会、成为怎样的公民的深刻回答。社会转型期伴随着经济发展,形成的多元价值观出现了享乐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错误思潮,对主流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青年兴[文章编号]2096-711X(2020)08-0114-02[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的价值取向关系自己发展的同时也决定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大学生正值价值观的成形期,价值观的养成也非一日之功,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00后大学生接收到的信息多样性给其正确的价值大众化教育,观形成提出了巨大的考验。当代青年在价值观形成时期就面临很多挑战,面对改革开放带来的深层调整,更多的社会矛盾在大学生身上凸显。面对贫富差距、就业难题、房价飞涨等社会问题,都会给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造成影响,大学生们通常不能从自身找问题,或者在遇到坎坷、挫折的时候缺乏正确的引导,就会产生对党、对国家、对社会的负面情绪,进而影响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造成错误的网络言论或者错误的社会认知,借助网络媒介的传播或者别有用心的误导会影响更多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当今世界和中国都处于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之中,多种多样的思想理论和价值理念并存,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面对整个社会思想价值观念的多样多元、复杂多变的新情况,大学生面对的诱惑和挑战也日益增多。大学生们生活在经济社会中,必然会受到社会上各种思潮的影响,为了满足物质生活需要和炫富攀比,出现“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这样的错误认知,甚至发生违反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错误行为,特别是极端个人主义盛行,给高校倡导的集体观念、团队观念、合作观念等造成巨大影响。而历史虚无主义这样的思潮更是歪曲历史、丑化英雄、歌颂侵略,“历史虚无主义不是一种学术思潮,所反映的也不仅是历史或文化问题,而是一种政治派别。”多元价值观并存,特别是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违背的价值观必然会导致意识形态领域的混乱,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历史观等意识形态领域安全产生巨大的安全隐患。三、网络监管不力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威胁网络迅速发展的时代,网络的环境更加开放,表达方式更加直接自由,各种信息的多样化给整个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已经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大量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流入,缺少审查和监管,给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提出了更收稿日期:2020-1-17基金项目:本文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疆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7BKS007)。作者简介:戚良钊(1988—),男,江苏姜堰人,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114

篇七:学校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意识形态工作的问题及思考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学生思想现实性不强,具有浮躁性和不切实际性;二是学生缺少自我认知,自我定位不清晰;三是缺乏政治教育和思想引导,导致学生思想面貌不够坚定;四是学生道德观念、学习态度、文化素质等方面存在不良现象。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意识形态工作,包括注重思想现实性教育、加强学生自我认知和自我定位、加强政治教育和思想引导、加强道德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等方面的工作,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素质高、能力强的人才。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意识形态工作、问题、措施

  正文: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然而,在现实中,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也制约了我国未来发展的空间和程度。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意识形态工作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反思,以期为后续的改进工作提供有效的思路和方向。

  一、学生思想现实性不强,具有浮躁性和不切实际性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年龄大都在16岁至19岁之间,处于青春期

  的贪玩、浮躁等天性的表现比较明显,整体来看,学生的思想现实性较差,还存在不少的虚荣心,往往把虚假的东西看成是真实的,从而导致消极的结果。此外,还有一部分学生存在不切实际的想法和行为,缺乏实际行动,这也成为了影响学生意识形态工作的首要问题。

  二、学生缺少自我认知,自我定位不清晰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比较年轻、稚嫩,对自我认知和自我定位的理解和把握程度不够,也缺乏对自我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和意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容易受外部因素的影响,缺乏坚定的心理支撑,特别是在面对压力和困难的时候,更容易轻易地打退堂鼓。

  三、缺乏政治教育和思想引导,导致学生思想面貌不够坚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有义务在其背景下接受相关政治教育和思想引导。然而,在实际中,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政治教育和思想引导工作却并不到位,如海报张贴不及时,新生I阳性分子未及时排查,学期初和结对项目不精、不准确等,这些问题导致了学生的思想面貌不够坚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认识也不够深刻。

  四、学生道德观念、学习态度、文化素质等方面存在不良现象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道德观念、学习态度、文化素质等方面也

  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学生道德观念不够高尚,缺少文明意识和公德心;学生学习态度不够认真、负责,存在逃课和放学后贪玩、消极等不良现象;学生的文化素质整体上比较低,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也存在一定差距。

  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意识形态工作亟需改进。首先,应该注重思想现实性教育,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的现实,让他们对社会生态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以此把思想固定在最现实的需求方向上。其次,加强学生自我认知和自我定位,让学生了解自己,通过多方面的学习和经验,让他们懂得自己的方向和目标,从而实现自我认知的深刻。再次,加强政治教育和思想引导,推动学生完善意识形态,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道德,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最后,加强道德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让学生始终牢记人民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殷切期望,坚定正确的道德观念,注重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意识形态工作的改进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创新,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经验和理念,注重实效性和实践性,加强学校管理和教学质量的改善,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和未来的发展事业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在进一步探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意识形态工作问题的同时,应该认识到改进方法和措施的必要性。一方面,需要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增强学校管理管控力度,落实好一系列的规章制度,限制和规范学生得过且过的行为和作风,提高学生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另一方面,应该注重教师和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和能力提升,鼓励和培养他们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和创造,增强其教学能

  力和理论水平,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同时,还应积极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的力度。在校园内开展各种形式的讲座、报告和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政治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和融入,以学生的实际和需求为出发点,增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素质,提高课堂效果和教学质量。

  此外,还应加强家校合作,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加强家校沟通和联系,及时向家长传达学校的相关情况和发现的问题,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学生的教育管理,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和环境。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也应该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素质教育,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心理素质,让孩子在成长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意识形态工作问题的存在给教育和社会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为此,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来改进工作,包括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加强教师和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和能力提升、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加强家校合作等方面的工作。只有这样,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意识形态工作才能真正实现质的提升,促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拥护者和实践者,为国家和社会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另外,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意识形态工作的改进,还需要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方式。这需要学校领导和管理部门注重工作的创新和改进,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规范,制定出一系列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方

  法。此外,也需要高度关注和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持续跟进和评估工作进展和成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为工作的进一步改进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最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意识形态工作的改进还需要社会各方的积极参与和支持。社会各界应该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支持学校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和项目,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资源。同时,还需要加强中等职业教育与产业界的紧密联系和合作,为学生留下更多实践和就业的机会和空间,促进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意识形态工作的改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和支持。只有通过各方的有机合作和关注,才能让学生在思想、品德、知识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质量的职业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更大的力量。本文分析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首先,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其次,要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互联网和新媒体的优势;再次,需要加强课程设置和内容的研究,使其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和实际;另外,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意识形态工作的改进,还需要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方式;最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意识形态工作的改进还需要社会各方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只有通过各方的有机合作和关注,才能让学生在思想、品德、知识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质量的职业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更大的力量。


推荐访问:学校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意识形态 原因 学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