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内部审计风险论文范本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2022内部审计风险论文范本

2022-08-17 12:48:02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内部审计风险论文范本,供大家参考。

2022内部审计风险论文范本

  一:内部审计风险及对策

  摘要:2015年以来,我国经济状况每况愈下,市场需求不断减少,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市场资金链时常出现断裂,使得许多企业面临严重的务危机和生存困境。在这种条件下,如何控制企业自身的务风险,保持对企业内部各项事务的全面控制,是企业应当着重考虑的问题,所以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目前大部份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不够健全,使得内部审计面临较大的风险,我们通过对造成内部审计风险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以完善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

  关键词:内部审计;风险;防范对策

  内部审计是对企业自身务状况和生产经营状况的自查自改,内部审计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务风险和生产经营风险,帮助企业及时改正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方式,促进企业不断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更多的企业意识到了内部审计对于把控企业风险,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全面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并且在各种务丑闻发生的情况下,更加凸显出内部审计对于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比如,2016年4月发生的东虹桥金融在线公司的延期支付事件,是由于其资金链断裂造成了务危机,而务危机的造成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其内部审计制度不够健全造成的。然而自从内部审计制度从国外引入我国以后,总是会出现一些与我国企业以及我国市场环境不相符的情况发生,导致我国企业内部审计风险频发,难以达到发现企业问题的目的,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健全和发展。所以我们接下来就通过对造成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原因一一的进行深入的剖析,然后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避免内部审计风险的发生,促进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不断完善,最终保证企业健康的发展。

  一、内部审计风险发生的原因

  (一)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高

  内部审计对于审计职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除了审计技能的要求,还有职业道德方面的要求,但是我国一些内部审计人员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基本的审计技能的缺失,不能对企业的基本务进行统计审核;二是内部审计人员仅仅是对务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而不能发现务数据存在的深层次的问题以及其如何影响企业的管理;三是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丧失,与企业务人员串通,肆意篡改务信息,并且伪装审计通过,导致企业务数据失真,影响企业管理者决策。

  (二)内部审计方法较为落后

  我国内部审计过程中用到的方法较为落后,导致审计过程容易出现误差,即使不出现误差,可能也无法达到企业内部审计需要达到的目的。具体表现在:第一,企业内部审计的方法沿用传统的会计处理方式处理企业务数据,庞大的数据可能导致务处理的失误,进而导致内部审计缺乏准确性;第二,一些企业的内部审计通过抽样审计的方式进行,这样可能导致审计抽样调查产生误差,无法以样本的结果来推定总体的务真实性;第三,企业的审计方法落后,仅仅是对务数据进行简单的数学分析、比对,内部审计不仅仅是纠错,还要为企业提供管理决策,企业的内部审计无法对审计数据进行全方位、综合的分析,缺乏对于企业发展的指导意义。

  (三)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

  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不合理是牵制内部审计最重要的原因,也是影响内部审计真实性的最根本原因之一。我国大部分内部审计部门处于较为尴尬的境地,缺乏独立性。内部审计部门是由企业上级设立的,但是审计中极其重要的经济责任审计,内审部门无法对上级领导开展,而上级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所以导致内部审计存在风险;另外,内部审计部门的人员大多由务部门构成,与其他部门是平级关系,所以在进行内部审计难免互相通气,互相牵制,严重影响着内部审计的真实性和实用性。

  (四)内部审计体系不够健全

  内部审计无法正常实施的原因之一是内部审计系统性的缺乏。首先,内部审计部门没有建立企业的审计资料数据库,没有对企业需要审计的资料进行定期的汇总,以便日后的分析;其次,内部审计部门没有建立定期审计的机制,无法通过长时间持续的观测发现企业潜在的务问题;最后,内部审计部门没有建立对于审计结果的绩效评价体系,没有对审计结果进行科学的评价,不利于内部审计方式的改进。这些问题是造成内部审计风险的重要原因。

  二、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全面提升内审人员素质

  对于如何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可以从如下几点入手:

  第一,培养基本的务数据处理技能,使得审计人员可以较为熟练的处理企业庞杂的务数据,形成审计的基本能力要求;

  第二,培养内部审计人员对于务数据深层次分析的能力,除了能够通过审计发现存在务问题的数据并进行处理,还要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对审计后的数据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使内部审计可以达到促进企业管理的目的;

  第三,通过宣传教育加强审计员工职业道德的培养,防止其为了谋取私利串通务造假的人员隐瞒造假信息,胡乱编制审计报告,导致审计信息失真,如果宣传教育未能阻止审计人员徇私枉法,则通过法律的手段对其进行惩罚,杀鸡儆猴,保证审计报告真实性,为企业管理提供依据。

  (二)推进内审方法的改进

  审计方式的完善可以全面的提升内部审计的效率和效果。首先,扩大内部审计的范围,对涉及企业生产经营或者可能影响企业发展的潜在数据均纳入内部审计的范围,以此增加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和全面程度;其次,全面普及会计电算化的方式来处理务信息,以避免人工的会计处理方式导致会计信息错误,保证内部审计的准确性;最后,由于内部审计可以给企业的管理提供参考,所以内部审计过程应当引入较为科学、深入的运筹学、统计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对企业务数据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增加内部审计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使得其可以促进企业管理的完善。

  (三)建立适合内部审计的机构结构

  机构结构的设置可以直接影响一个部门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效率,内部审计部门更是如此。完善内部审计的机构设置,最重要的是保持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一是应当确保内部审计部门的权利和义务独立于企业的高管,内部审计部门在进行内部审计时可以无条件的对企业高管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并且如果审计发现问题,可以直接进行处理或上报纪检部门;二是应当使内部审计部门独立于企业的其他部门,在审计过程中权利大于其他部门,避免平级之间的部门互相串通和牵制,导致审计部门的工作难以开展,导致内部审计的低效和失真。通过以上方式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以方便其顺利的开展审计工作。

  (四)完善内部审计体系

  内部审计的完善是内部审计开展坚强的后盾,可以为内部审计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第一,内审部门应当建立自己的务数据库,对企业发生的务信息、数据进行定期的收集、汇总,并接受务部门提供的务信息、数据,并将这两份数据独立储存,形成一个庞大的企业务数据库;

  第二,定期比对内部审计部门所储存的两份务数据,并对务部门提供的务数据进行审计,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务问题并进行纠正,防止企业务风险的发生,加强企业的日常管理;

  第三,内部审计部门应当建立完善的审计效果绩效评价体系,对于审计的过程进行全面的监督和对审计的效果进行有针对性的绩效评价,以评价的结果来反促进内部审计的不断完善和审计效果的提升,最终促进企业管理的不断完善。

  三、总结

  内部审计风险发生的原因有很多,我们应当对这些造成内部审计风险发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全面的提升企业的内部审计水平,在规避内部审计风险的同时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最终确保企业在如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尹庆伟.浅析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其防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30).

  [2]孔庆华.浅析现代企业内部审计风险[J].中国外资,2012(01).

  [3]吴中意.浅析企业内部审计中的审计风险及对策[J].经界(学术版),2014(02).

  二:流通企业中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应用

  摘要:伴随着我国流通企业的发展壮大,针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研究与实践逐步成为了制约该类企业做强、做精的关键。本文根据目前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流通企业中的应用情况,查找实施审计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完善建议,旨在有效控制各类风险、提高内部控制效率,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流通企业;风险管理;内部控制

  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定义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①是指内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通过对企业风险的识别与评估,确定内部审计的范围与重点关注事项,评价和改善企业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从而实现企业价值增值、改善组织运营管理的一系列活动。

  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流通企业中的应用情况

  流通企业是流通环节中的各类中间商,包括批发企业、零售企业以及物流企业这三类企业。流通企业的主要经济功能在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推动交换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提高。一般而言,流通企业的组织机构和人员结构较为简单,企业规模相对较小。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流通企业中的作用主要包括:

  (一)降低运营风险、提高运营效率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可以合理保证流通企业物流、商流、信息流以及资金流的通畅,有效避免货物灭失、资金链断裂等风险,有利于流通企业挖掘内部潜力,提高运营的效率。

  (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有利于准确评价流通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立的完整性与合理性、内控执行的有效性,帮助企业查找内部控制缺陷、提出改进建议,促进企业内部控制不断规范。

  三、流通企业中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一)缺乏足够的独立性随着整体经营环境的变化,内部审计在组织中越来越受到董事会与经理层的重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有所提高。但由于我国内部审计部门通常由总经理或总会计师领导,在规模较小的流通企业中甚至由主管业务的副总经理领导,且审计经费通常由管理层决定,导致内部审计易受到管理层意志的影响,从而使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打了一定折扣。

  (二)风险管理意识和技能不足风险管理意识和技能水平的高低是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能否顺利实现既定目标的必要条件。我国不少流通企业缺乏足够的风险管理意识,经常是处于被动接受风险的状态。同时,审计过程中,受人数与能力限制,风险评估环节经常采用定性分析而不是定量分析,导致风险管理的效果不够明显。

  (三)信息技术在内部审计中的运用相对落后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时,通常会借助信息化手段开展抽样、风险评估、分析性复核等具体审计业务。这样不仅节约了时间和精力,还大大提高了审计业务的精准度,避免了审计人员非主观性的操作失误。但在我国流通企业中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技术还相对落后,距离金融等优势行业尚有一定的差距。

  (四)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较为单一目前大部分流通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为务出身,知识结构较为单一,在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时,项目开展的深度和广度尚存不足,造成审计建议的针对性、适用性不够强,审计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

  四、完善我国流通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建议

  (一)优化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一旦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存在缺陷,则极易造成内部审计监督和控制的作用无法体现。因此,在流通企业内部要逐步优化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提高审计部门的地位,尽量避免负责经营或务工作的公司领导主管内部审计工作,以更好地维护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

  (二)推进内部审计职业化建设优化审计业务培育机制,引导内部审计人员学习、理解与流通企业主业相关的各项经营管理制度,并通过审计实践做到学以致用;熟悉会计、审计、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法律、税务、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升综合素质,培养既懂业务又精通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三)建立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完善流通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前提是在企业内部形成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等相配套的风险管理长效机制。首先,全面识别流通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并对风险进行分类;其次,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与影响程度,对风险进行评估与排序,确定需要重点管控的风险;再次,针对各风险点研究形成具体应对措施,有效管理、控制风险;最后,尝试建立关键业务和重点环节的风险预警机制,实现事前与事中监控。

  (四)加强内部控制管理企业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性与执行的有效性,是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历来关注的重点。流通企业要想加强内部控制管理,首先,应分别从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入手,以下发各类规章制度、控制文件的方式规范具体管控措施;其次,要合理安排企业内部的各项控制活动,做好不相容职务分离、授权审批等控制设计,确保各岗位工作有章可循、职责清晰;最后,要通过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持续监控、独立评价,确保内部控制作用的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1](英)菲儿格里夫茨著,中国人民银行内审司译.风险导向内部审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4,5(1).

  [2]王光远.内向型管理审计:从控制导向到风险导向[J].会月刊,2009(07):3-4.

  [3]徐元玲.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应用研究[J].会研究,2008(07):72-74.


推荐访问:内部审计风险论文范本 范本 内部审计 风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