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心得7篇
位置: 首页 >心得体会 > 文章内容

首届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心得7篇

2022-06-06 10:06:03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首届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心得7篇

首届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心得篇1

  4月27日,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会在xx开幕,通过线上直播方式,我认真参与其中,感悟良多。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视,对发挥技术工人队伍创新才智的重视。大国工匠梦需要全社会来守护,需要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切实从社会地位、薪资水平、礼遇荣誉等方面加以匹配。从这次交流会上,我深深感觉到我们的国家对产业工人的重视和呵护,咱们工人有力量,国家就有智能制造强国未来!

首届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心得篇2

  央视新闻报道《电影原型之一!提刀为火药“整形”三十年》的大国工匠徐立平。三十年来,他时刻处于危险中,在火药上微雕,每一件大国利器,都离不开他,默默地坚守和拼搏,写下一首首关于宇宙的浪漫诗篇。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徐立平“大国工匠”精神,从中感悟他身上的姿态美、态度美、自信美,谱写新征程上的最美篇章。

  感悟“越是艰难越向前”的雕刻姿态美。

  在电影《我和我的父辈》之《诗》篇章中,章子怡饰演的郁师傅是一位航天系统中的火药雕刻师。郁师傅的助手在取东西时不小心碰到了桌上的工具,工具掉落与残药接触时,瞬间引发了爆炸,火光四射……即便是时刻与危险打交道,她依旧披荆斩棘一路前往攻坚克难,成功地把某项关键技术环节的精度提升到0.2毫米。电影故事中“郁师傅”的原型之一,就是大国工匠徐立平。置身危险中工作,是他的日常,他却说:“再危险的工作,也要有人做,而我为什么不是那个人呢?”广大党员干部要从徐立平的身上感悟“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姿态美。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继续保持克难心态,砥砺奋进,奋力谱写新时代新篇章。

  感悟“千锤百炼出深山”的雕刻态度美。

  为了确保安全性,徐立平还设计、制作和改进了30种刀具,其中9种刀具申请了国家专利,一种刀具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他说:“雕刻时,用确保万无一失的心态去雕刻;火箭发射后,希望自己做的东西永远用不上”。正是徐立平和所有航天人这种“千锤百炼出深山”的态度,不断锤炼雕刻技术,一代代航天人接续传承,才创造出那么多航天奇迹,写下关于宇宙的最美诗篇。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感悟“千锤百炼出深山”的态度美,自己主动学习,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百年党史等。结合自身职责需要,去钻研、去领悟,不断掌握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独门功夫”,不断完善履职尽责必备的“看家本领”,在新的征程大展拳脚。

  感悟“虎啸从林我为王”的雕刻自信美。

  “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但我们在操作过程中,要求自己雕刻精度达到0.2毫米以内”。视频里,徐立平的脸上展现了“大国工匠”的从容自信。他还说:“每当看到长征火箭和神舟系列飞船直上云霄时,内心的那份自豪和激动是任何荣誉都取代不了的。”是的,“虎啸从林我为王”的自信美源于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在叩问苍穹的飞天梦里,有着无数个“徐立平”。他们用默默地坚守和拼搏,写下一首首关于宇宙的浪漫诗篇。广大党员干部要从无数个“徐立平”的身上汲取从容自信美,做到心灯不灭、信心不减,步履坚定向前行,在新征程上再创佳绩。

首届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心得篇3

  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在京召开,我们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要对照“工匠精神”,筑牢“匠魂”、精琢“匠技”、永怀“匠心”,更好地完成组织工作,创造新的工作佳绩。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筑牢组工干部“匠魂”。

  工匠精神的灵魂,就是遇到艰难险阻不会轻易“举手投降”,对困难坚持不懈地钻研,发扬“一次不行就再试一次”的精神,直至问题解决。组织工作包含干部、人才、基层组织建设、自身建设等多方面工作,内容繁杂、千头万绪,如果没有持之以恒的品质和百折不挠的精神,组织工作必定没有出彩的成绩,组工干部也要培养工匠精神,筑牢组工干部“匠魂”,秉承和发扬“咬定青山不放松”“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劲,能耐得住寂寞、能坐得了板凳、能访得出民声,坚定不移地解决存在于组织工作上的难题,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各项组织工作,担负起自身的使命职责。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精琢组工干部“匠技”。

  工匠精神的本质,就是对自身技能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我会”层面上,而是与时俱进锤炼本领,把自身赖以谋生的专长无休止钻研到极致。组织工作有很强的政策性、业务性,所以工作要求严谨细致,不能有丝毫马虎,不能出丁点差错,组工干部也要培养工匠精神,精琢组工干部“匠技”,积极主动地把“细致”,作为安身立命的基本技能和迅速形成的良好习惯,严格细致周密地对待手头的一切大小事务,立足于本职工作,以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作态度不断锤炼自身的“匠技”,争做组织工作的“内行人”,高质量严标准抓好各项组织工作落实落地。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永怀组工干部“匠心”。

  工匠精神的精髓,就是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奋发有为的姿态,对待实际遇到的困难,脚踏实地把工作落实在实处,确立苦干实干的主基调。组织部门承担着管干部、管党员、管人才的重要职责,组工干部也要培养工匠精神,永怀组工干部“匠心”,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自觉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工作超越,真抓实干、多办实事,积极主动地走进基层,密切联系服务群众,了解民声、民意、民需、民愁,聚焦群众的核心利益,给群众带来真正的实惠,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届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心得篇4

  一位位高技能人才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共同培育形成的工匠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企业工会主席要带领广大职工积极学习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做好职业规划,坚持终身学习,立足岗位,以“时不我待 只争朝夕”的精神努力工作。更要以大国工匠为榜样,激励做好岗位练兵工作,增强职工岗位技能营造“比学赶超”的气氛,以榜样引领,实现岗位成才。

首届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心得篇5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的贺信中强调,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作为新征程上最具潜力、最有活力的“劳动者”,年轻干部更要涵养“工匠精神”,有一股子干劲、闯劲、钻劲,奋勇投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不负组织厚望、不负人民重托。

  涵养初心如磐、赤胆忠诚的“匠心”。从“象牙塔”到机关或基层单位,广大年轻干部意气风发,但由于政治磨砺不足、摔打锤炼不够,很容易被焦躁之气甚至不良风气“支配”。“天下至德莫大于忠”要坚定政治信仰,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领会,学思践悟、融会贯通,在人生最初阶段,就深植做“坚定信仰者”的根基、做“忠实实践者”的自觉。要端正工作动机,认真回答好“从哪里来、为谁工作”的命题,主动将个人发展和职业规划放到国家与民族的发展高度去考量、去谋划,如周永开同志那般保持“党是一生的追随”,像卢永根同志那样“把一切献给党和祖国”,从一开始就“扣好第一粒扣子”,愿得此身长报国,风雨不动安如山。

  涵养攻无不克、敢打必胜的“匠艺”。进入“十四五”发展新阶段,改革发展进入更大的“深水区”。很多年轻干部虽然学历高、素质好、后劲足,但面对高质量发展新要求,还存在能力短板、本领恐慌。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岗位作为建功立业的重要平台,摒弃“和尚撞钟”的心态,提振开拓创新的锐气,以“钉钉子”精神钻研业务,切实把小事做精细、将平凡变精彩,努力成为行家里手、骨干支柱,“十年磨一剑,今朝显锋芒”。要强化“墩苗”意识,主动走出“舒适区”,到常态化疫情防控、基层社会治理、科研攻关前沿等最急难的任务一线经风雨、壮筋骨,在为民服务的火热实践中锤炼“七种能力”、收获“傍身之技”,不断打倒阻碍改革的“拦路虎”,啃掉影响发展的“硬骨头”,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涵养脚踏实地、不骄不躁的“匠行”。改革发展推进到今天,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关键的是担当。“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要坚持“干”字当头,有“朝受命、夕饮冰”的紧迫感、“昼无为、夜难寐”的危机感,主动蹲下身子搞调研,深入群众察实情,既潜心“谋新招”、也坦然“理旧账”,既探索“致富路”、更不忘“穷亲戚”,不图虚名、不务虚功,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要力克浮躁情绪,降低几点“感觉良好”,减少几分“自命不凡”,要“傲骨”不要“傲气”,要“超越”不要“优越”,把奋斗当作一种幸福,甘做人民群众的“打工人”,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不断在日积月累中淬炼心性,在守望成功中“破茧成蝶”。

首届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心得篇6

  要坚持党管人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

  科技创新是民族发展的关键变量,是强国梦想的重要支撑。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科技人才的培养要以发展需求为导向,以科研精神为坐标,注重人才团队建设,在磨砺“匠能”、涵养“匠品”、凝聚“匠力”中培育好“大国工匠”,让人才荟萃点亮科技创新的璀璨星空,最大限度激发科技创新力量,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磨砺科技创新的“匠能”。水有源而长流不息,木有本而枝干强健。人才资源是国家发展的第一资源。科技创新需要创新人才,需要人才创新,人才既是科技发展的领路先锋,也是科技发展的坚实后盾。有一流的人才,才有一流的科技成果;有本领高强的科研团队,才有高精尖的技术。要在全球技术创新格局中实现技术赶超,就要注重在实践磨砺中培育人才,将人才放置于科研攻关一线,在实践中学知识、理念和方法,构筑完备的知识结构和扎实的技能功底;在实践中育新机、谋新路、开新局,激荡人才的创新活力。将育才环境与人才的个人成长有机结合,将人才的专业领域与应用领域深度聚合,在科技发展中厚植人才优势,充分释放人才潜能,增强人才培养的实际成效,构筑起本领高强的“尖兵营”。

  涵养精益求精的“匠品”。科研事业的长足发展与巨大进步离不开科技人才苦心孤诣、精益求精的可贵品质与探索精神。攻克非常之难需要非常之人,需要下足非常之功,这种绝非寻常的毅力是中国科技何以强的精神密码。中国科技创新的硕果累累,不仅得益于壮硕发达的人才根系,也得益于强健有力的精神根系。无论是“两弹元勋”邓稼先屡败屡试的不懈坚持,还是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终生报国不言苦的无私奉献,一批批科研工作者即使身处一穷二白的艰苦条件下,即使面对各种“卡脖子”的技术难关,始终坚守情怀、坚持本心、坚定信念。科技人才团队的建设,要注重精神上的建设,培养科技团队吃苦耐劳的精神,以迎难而上之“坚”铸就科研事业之“坚”,以自强不息之“心”铸就科技强国之“芯”,不断攀登科技事业高峰。

  凝聚齐心逐梦的“匠力”。打造创新型人才队伍关键在于不断完善科技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扩大人才体量,凝聚起同心筑梦、激流勇进的力量。在引才育才上,要致力于加大科技人才投入,畅通产学研之间的人才流动渠道,构筑创新人才高地,为人才的培育与发展营造一流的生态环境,“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形成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局面,充分涌流人才活力,让科研团队的实力成就科技实力,让科研团队的自信成就民族自信;在人才传承上,要加快构建能够充分激发人才创造力的教育体系与培育机制,给予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施展才能的舞台,在学术比拼中揭榜挂帅,在优势互补中增益其能,营造出热爱科学的氛围,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力量,以高质量的人才供给进一步筑牢强国之基。

首届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心得篇7

  看完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大国工匠”精湛的技术和积极探索的精神令人叹为观止,他们靠着对技术的忠实传承和钻研,靠着几十年如一日的专注和坚守,托起“中国梦”。也看到了中国工业、中国制造取得的辉煌成就,从圆梦工程到创新科技,国之重器,国之匠人。代代传承的工匠精神,让“中国制造”变成“中国智造”。身为一线工作者,我将对工作精益求精,做一名科技创新的推动者、践行者,将工匠精神传承下去,为新时代添砖加瓦。


推荐访问:工匠 心得 创新 工匠精神研讨会 工匠精神座谈会感受 工匠座谈会 工匠精神实践活动体会 工匠精神的创新进取感悟 工匠精神会议总结 创新工匠精神 技能大赛工匠精神心得 工匠交流发言稿 弘扬工匠精神座谈会

猜你喜欢